第五六八:刘玄德奏牍两道-《三国之我乃刘备》


    第(2/3)页

    “这事真的跟我二哥一点关系也没有,是我渴望要见到我的父亲,所以我才一时糊涂,相信了他们。”

    曹植坦然的说着,也不看曹丕一眼。

    “二哥他那时还劝我来着,让我千万不要随便相信他们,更不可忘了刘大人平时待我们的厚恩。但是我就是想着要见我父亲,我哪里又听得下啊?我死活缠着我二哥,要他陪我出来。最后我二哥被我缠不住了,只好答应了我。所以,赵将军,你明白了吗?这事跟我二哥一点关系也没有,你要抓就抓我吧!”

    曹植一副慷慨赴义的样子,面对着地上四具尸体的震慑,仍是无动于衷,坚持要为哥哥曹丕开脱。

    其实他想的,跟他哥哥的差不多。

    只是,他的为了二哥哥想,他二哥哥,似乎是为了曹家想?

    不管怎样,他们最后的愿望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开脱其中一人,好为曹家留下一丝希望。

    在曹植说这话的时候,其实赵牛就一直注视着旁边的曹丕。

    曹丕自始至终,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可能为了兄弟间的义气,而将这事自己大包大揽下来。

    赵牛鄙夷的朝他一笑,再也不看他一眼。

    他转而向着曹植,说道:“你应该是他哥哥!”

    丢下这句话后,迅速带着人马,离开了这里。

    ####################################################

    赵牛的奏章送到了刘备的案头……

    刘备,此时正在定都的大将军府里。

    他已经带着大军,从白马折回了整个“曹cāo事件”的风暴中心。

    他刚回来。就得知了鲁肃受伤,其府邸被叛军焚烧的事情。

    鲁肃伤得十分严重,当时是硬撑着,事后,立即倒下,卧在了榻上。

    刘备去看他时,眼泪都差点流了出来。

    这样一个文弱的书生型人物,居然能在叛党的攻击下,身受重伤之际,依然从容的撤出了自己的府邸。并且迅速带兵平叛。而他一直坚持到动乱平定下来后,这才躺回了榻上,这样一个鞠躬尽瘁的人物,刘备怎不深受感动?

    他抓住鲁肃的手,埋怨道:“当时子敬你既然到了南门了,也已经通知守军去平叛了,为何还要硬撑着出来?更何况,那时军医刚刚为你取出了箭头,最是不能乱动的时候。而你偏偏不听,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叫我如何对得起你?”

    鲁肃唇边一抹白,到现在身子仍是极度的虚弱。

    鲁肃在听了刘备的话后。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若我继续躺着,我才叫对不起明公。想当时虽然有人去平叛,但那些贼兵只认一个死理。只要没有看见我,他们就以为我已经死了。而只要我死,他们也就敢于继续作乱下去。所以。在那种关键时刻,我若不出去的话,只怕乱子会越闹越大。那些本来还在观望的人,就要出来插上一脚了,到时,只怕就是京都大乱了。”

    鲁肃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刘备自然也早已明白他之所以不顾生死出来站在南门城头,自有他的用意。

    他埋怨他,不过是真心的担心他的安慰罢了。

    从鲁肃这里出来后,刘备立即着手处理这件事情。

    他这次的表现,已经不再是“温和”了。

    因为他明白,温和已经失去了作用,对于他们这些丧心病狂之徒,唯有处以极厉之刑。

    当初,若不是对待他们太过温和了,如何会闹成了现在这种局势?

    他到此时,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

    政治上需要温和,有时也需要暴力。

    刘备回到定都的第三天,他立即召集了所有在定都的文武,当着汉帝的面,说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

    屯田校尉枣袛、将军蔡杨、刘岱,为叛首,皆处以极刑。而他三家的家童在这件事情成了帮凶,在动乱中已经死去三四百,余者七百多人,全部坑杀。三府之家眷,满门抄斩,一个也不许留!

    为此事,鲁肃还向刘备求情。鲁肃说,家童为乱,不过是听从主人的意志。他们主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他们没的选择。所以这件事上,还真不能全怪他们。至于坑杀,是不是过了点?希望刘备重新考虑。

    刘备其实也非暴徒,他也绝不希望诛人族,更不会有杀人家的癖好。但他实在震惊于这次事变。想若让这群狗日的成功了,失去定都事小,要是失去了鲁肃这样的人,那才让人愤让人恼。

    所以,他的生气,是出于那种他与生俱来的侠义之气。

    虽然,他很清楚,这种侠义之气,是不该出现在一个王者身上的。

    放在以前,他肯定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他甚至会为某种义气,而奋不顾身也要拿命去拼。就比喻他刚接手徐州之际,正是百废待兴,他却因为袁术对他周边使了小小动作,而毅然决然向他这个家世不简单的四世三公之后发起反抗。这算得是“义气”,一时不忍,难忍之气。当然,这是他前期的,那个刚刚脱离帮派义气的更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也渐趋脱离了“义气”,而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大局之上,以包容天下的心态,包容了一切。

    比喻,豫章一败后,他并没有急着去向袁术报仇,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他。

    他的理智终于战胜了他原来那满腔的义气,转而变得理智了。处处做事都有为了大局考虑了。

    而为了大局,他自然要失去些什么。

    比如,这种得之不易的“义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