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37章:-《七十年代纪事》


    第(2/3)页

    沿途中没一个人跟她打招呼,她也懒得理那些泥腿子,昂首挺胸地往前走。

    沈玲玲打听过了,贺建国家就在云龙山北麓,到了那边的街道,问出贺建国的家庭住址,找到后,她忙不迭地上前敲门。

    敲了很久,没人应门。

    “谁呀?”叶翠翠在屋里皱了皱眉,天气冷得很,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其他人不去开门,她也不想去开。

    沈玲玲听到声音,顿时一愣,怎么有女人的声音?

    很快,她脸上就露出一丝幸灾乐祸。

    她就说,天底下没有不偷腥的男人,齐淑芳在首都上学,一走就是快一年,贺建国一个人在家怎么可能忍得住。这样更好,自己更容易得手。沈玲玲越想越兴奋,周身的寒气都冻不住她红通通的脸蛋。

    叶翠翠打开门就看到这个不断傻笑的女人。

    “你找谁啊?”叶翠翠没好气地问,一直没人开门,还是自己来,面对沈玲玲,她当然没有好脸色,“你找谁就直说,傻愣着干嘛?”

    沈玲玲皱了皱眉,这么老丑的女人?贺建国都饥不择食到这个地步啦?

    摸摸自己比对方更年轻更美丽的脸,沈玲玲更有信心了。

    她回过神,笑道:“这是贺建国同志家吧?他在家吗?我是他老家的人,找他有事,你让我进去吧。”

    叶翠翠上上下下打量她片刻,“你是谁?”

    烫花头、擦着雪花膏,站姿不正,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质,人家薛逢来找齐淑芳,长得那么漂亮,也没有烫花头,来找贺建国,居然不知道贺建国家在自己家隔壁?

    沈玲玲笑道:“我叫沈玲玲,和贺建国同志是老熟人了,从小一起长大。”

    “一起长大?”看着倒像,贺建国今年三十有四,面前这个女人差不多年纪,但是,单独来找贺建国是什么意思啊?贺建国和齐淑芳是出了名的恩爱夫妻,两口子洁身自好,贺建国不单独和女同志说话,齐淑芳也很少单独和男同志说话,两个人可有分寸了。

    自己家和贺家相邻多年,从来就没见有女同志来找贺建国,都是找齐淑芳,男同志则找贺建国,可没一个人像跟前这个女人,上来就找贺建国,还说是老乡。

    听沈玲玲点头说是,叶翠翠就道:“你找错地方了,这是我们家,不是贺建国家!”

    “怎么不是啊?我都打听过了,贺建国就住在这儿。”

    沈玲玲一急,口气就不好,叶翠翠听了,不高兴地道:“我们好几家人住在这座院子里头,住了十几二十年,怎么就成贺建国家了?再说,你要是贺建国老家的熟人,你能不知道贺建国昨晚下班后就回老家了?”

    今天是周末,昨天是周六,贺建国和以前一样,回家探望老父,再和两个哥哥商量改革开放的事宜,仔细修订明年致富的方法。

    沈玲玲猛地想起周末不上班。

    可是,她不想放弃,就追问贺建国家在哪里,她在门口等贺建国回来。

    她越是这样,叶翠翠越起疑心。

    “我不知道你说什么!”叶翠翠反手关上了门。

    贺建国在老家,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他和贺建党、贺建军三兄弟商量了大半天,贺建党和贺建军决定承包荒地多种棉花,再承包林地和林地里面的四口水塘,林地就是一大片平地上栽了不少树木,杂草丛生,用来养鸡鸭鹅羊最好不过了,水塘连着活水,掏干净养鱼。

    其实这几口水塘本身就是鱼塘,十来年前闹饥荒的时候水干了,里面什么鱼都没有了,后来集体劳动,也没正式搞副业,就荒废了。

    水塘里的淤泥是好东西,可以用来壮地,掏干净后水塘里蓄水,再把出水口和进水口堵住,或者弄铁丝网拦住出入口,让里面的水继续流动,而养在水塘里的鱼则不会游出,最重要的是养鱼比较方便。

    “到时候,自家养的鸭子可以放在水塘里。”贺建党道。

    贺建军笑道:“真养起来了,老三,以后你们吃的家禽肉蛋就由我和大哥包了。”

    论干活,论养殖,贺建党和贺建军懂得可比贺建国多几倍,贺建国出过主意后,留在老家的这哥俩碰头后就拿出了章程。

    贺建党和贺建军决定了,头一年,他们两家一起合伙,一起承担风险,一起承担成功,等赚到钱了,两家平分,然后再分开干,到时候一人承包一半,亲兄弟明算账,现在说好了,免得以后挣钱了就想立即拆伙。

    贺建国听完,极为赞同,“大哥二哥没有本钱的话,到时候问我要,到种的时候还有几个月,我的工资肯定能攒出一笔。”

    “主要是种子,各个生产队里都有种子,今年秋收后各家各户还了不少种子,都是公共财产,我们两家先支用一部分,等挣了钱再付账,不用你的钱,你和淑芳也不容易。”贺建党知晓贺建国家为了在首都买房子,现在负债累累,所幸自己早就打算好了。

    “也行。不过,大哥二哥要是有事只管跟我说。”

    “放心吧,我们要真遇到困难,肯定找你。”贺建军捶了他肩膀一下,“反正现在除了大哥欠那些钱,没有别的困难,今年又立了功,一切都好着呢。”

    本来很多生产大队看他们的笑话,现在,都羡慕他们,觉得他们有先见之明。

    贺建国出差回来不久,改革开放的消息就从广播里送到千家万户,他们贺楼大队比政策早一步实行家庭联合承包制,马上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比以前多交了很多公粮,为国家增加了经济收入,红太阳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都觉得不可思议。

    “老三,你快过来!”贺父在隔壁大声叫唤。

    贺建国赶紧跑到老父跟前,“爹,什么事?”

    贺父指了指自己做好的相框,“你不是带了很多相片回来吗?我就做了这个,你给我高高挂在堂屋正墙上,谁来都能看见。”

    这可是在首都照的相片,大多数都是彩色的!

    恢弘的天。安。门、长城、纪念馆等等,都在其中。

    当然,相片里的人最好看。

    他的孙子孙女哟,真是俊得不得了,可惜没有一双小孙子的彩色相片,只有黑白照,可就算黑白照,相片里的他们也比别人家的孩子好看。

    贺父不喜欢炫耀,但相片可以隐秘地炫耀给大家看。

    一进门就看到他家的相片,整个贺楼大队只此一家,哈哈!贺父得意洋洋地想着,忍不住把目光停在相框的相片上,安安真可爱。

    贺建国踩着椅子把装着相片的相框挂到正墙上,贺父端详片刻,“东边低了点。”

    贺建国调整一下,贺父又道:“西边又低了点。”

    调整了三四次才调整好,贺建国问可不可以,贺父点点头:“这就好了。我这两个小孙子长得可真好,居然一模一样,认不出来哪个是五一哪个是五二。唉,他们都在首都出生,家里可没给他们办满月酒。”

    “爹,没事,在首都办了。”

    “那就好,那就好。”贺父性格豁达,不在意这场满月酒不是在家里办的,他去装自己衣服的木箱子里掏了掏,掏出一包银元,“兆平专门拾破烂,我找他收了点银元,当时是九毛钱一块收的,兆平原价卖给我,现在涨钱了吧?”

    贺建国从椅子上跳下来,想了想,道:“是涨了点,两三块钱一块。”

    金价一直在涨,银价虽然涨幅很小,但也涨了。

    贺父把银元往他手里一放,“原本我想继续存着,等我死了平分给你们弟兄三个,现在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又在首都里买房子,开销肯定不小,谁手里都没有闲钱,你拿去卖了,一部分补贴淑芳娘几个,一部分补贴你大哥二哥。”

    贺建国像接了一块烫手山芋似的,连忙还给贺父。

    “爹,你就好好收着吧,以后这东西可能继续涨钱。我和淑芳都不差钱,大哥二哥短时间内不缺吃穿,也用不着,熬过明年就好了。”

    “你们咋不差钱啊?你们不是买房子了,又借给你大哥那么多钱。”

    贺建国笑着将金教授的资助说了出来。

    贺父吃了一惊,“你老师给了你们这么多钱?”

    他万万没想到金教授对自己小儿子家这么好,简直当作自己亲生孩子了。

    五万块,贺楼大队里除了赚死人钱的詹家,谁家都没五百块钱的存款,五万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首都的房子怎么这么贵啊?

    贺父忍不住抱怨。

    “那是好地段,好房子。”贺建国放低了声音,“天子脚下,皇城根底,周围的人家非富即贵,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咱们在这里说房子贵,可不知道多少人有钱都买不到房子,这还是托了大姐的福,才买下来,一年的租金就是九千多,几年就收回本了。”

    一听是在皇城根下,贺父马上点头:“买得好!这银元不卖了?”

    “不卖了,您好好收着。”家里再差钱,也不差这几十块银元的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