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曹操的政治和文化成就-《汉末三国志》


    第(2/3)页

    而民屯的效果实际上也是有疑问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弱敌强,袁绍率领大军远征而来,曹操在本土驻防,但结果却是曹操最缺乏补给,而当时屯田已经有三、四年,其成效并不如一些资料上记载的那么明显。

    曹操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并且多次下发“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实行法治,大大改变自东汉以来豪强擅恣的局面,不过相对而言,曹氏宗族的地位还是更高一成。

    【曹操的文学成就】

    曹操本人不仅自身在诗歌和书法上颇有成就,作为君主他也很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

    建安五年(200)曹操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曹操很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后人辑有《曹操集》,收录了曹操流传下来的大部分诗歌。曹操后世比较出名的有《蒿里行》、《薤露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