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春-《乱世明音》


    第(2/3)页

    我以为日子可以这样一天天安宁又平淡地过下去。我最终可以和宇文泰一起看护着几个孩子,一起白头。

    在陪同太子西巡之后,传报东线不稳,邺城那边似乎正在往边境调兵。于是宇文泰又带着我和孩子们举家迁屯到东雍州。

    大统十四年刚入秋,邺城那边遣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等将率众十余万围大将军王思政于颍川长社城。

    王思政是宇文泰的爱将,一生戎马。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人高风亮节。他不受显职,亦不营产业。宇文泰曾赐给他一处田园,王思政出征后,他的家人在园地上种了桑果,王思政回来后大怒,命左右拔而弃之。宇文泰听说了此事之后也多有感慨。而他对士兵却极为爱恤,因此在军中威望极高。

    长社城被围时,城中只有区区八千守军,却死守城池,高岳久攻不下。

    颍川的战事一直拖到来年春天。高欢的长子高澄见久攻不下,亲自领兵增援。

    那时高欢尚在病中,高澄作为长子,大概急于要立下功劳,以便将来承袭父亲的爵位时能够服众。

    他想到一个恶毒的办法,决洧水灌城。

    王思政只得向宇文泰求援,听说信中言辞恳切而沉痛,说城中水流涌溢无法遏制。士兵虽英勇作战,然而挡不住城中四面八方水如泉涌,乃至悬釜而炊。

    宇文泰立刻亲自帅军支援,并派遣大将军赵贵为前锋。然而赵贵进到穰城便被陂泽所阻,不得往前。

    彼时我和毓儿随他一同出征。

    毓儿这一年十七岁了,长得英俊倜傥,兼取了父母的长处。穿着明光铠更显得英姿勃。多年勤奋,骑射亦成了一把好手。宇文泰喜爱他,便带着他在军中历练。对他说,自己当年初次随父兄入阵,也是十七岁。

    此时大军不得往前,只能隔着一片汪洋祈祷着王思政可以支持到水退。

    不多久,传来了捷报,慕容绍宗、刘半生和慕容永珍见长社城已成一片汪洋,即可攻破,便乘着楼船观察城中情况。忽然大风骤起,所乘楼船竟然顺风漂泊城下,西魏守城将士抓住机会从城上用长钩牵住楼船,弓弩乱,慕容绍宗落水溺死,刘半生中矢而亡,募容永珍被生擒斩。

    宇文泰大喜,认为这是天在帮他。

    慕容绍宗等人死后,邺城军士气大减,加上城中大水尽退,挡着援军的汪洋也快要退尽。宇文泰便下令往长社城进。

    走了不到半日,便接到候骑飞报,高澄听闻士气受挫,又率十一万步骑攻城。高澄亲临前沿阵地督造土堰,想要重新聚水攻城。

    战场上形势总是这般急转直下,令人猝不及防。宇文泰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傍晚时分,他叫上我,带着毓儿一直往长社城的方向走了二十里,遥遥见到邺城军的队伍军容齐整,旌帜昭昭,举着马鞭指向那边对毓儿说:“你看,那便是高欢的长子率领的军队。”

    毓儿遥遥一看,立刻扶剑说:“宇文泰的长子亦不会甘于人后!”

    宇文泰哈哈一笑,说:“好!但愿如此。”

    是夜,他悄悄对我说,颍川救不得了。

    “那王将军……?”

    大帐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上微弱的烛火在不安地跳动着。仿佛宇文泰捉摸不定的心思。

    “当年思政是高欢手下的大将,极受器重。太昌元年他就力劝孝武帝西奔入关,永熙二年孝武帝携其一同入关。至今整整十五年了。”

    他的声音低沉轻缓,如黑夜中茫茫海水起伏不定。

    “他为人高洁,作战骁勇。从前每每自认不是我嫡系,内心不安。昔年我在同州大宴,他拔刀以掷卢为誓,向我表达忠心。当时情景,尤历历在目……游戏之事,又有几人敢以命相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