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我若想得天下,易如反掌观纹(中)-《时空收割者》


    第(2/3)页

    对此,刘健笑而不言。

    “非此即彼,应该有一半的正确。”宋师道则在深思之后道:“这是概率的问题。”

    “没错,这是概率的问题。只有对与错两个答案的问题。就算是蒙也有一半的几率可以蒙正确。”刘健冲着宋师道笑着点了点头道:“如果要十题全部答错,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

    “然后我再来回答杨广在征伐高丽的过程之中将门阀而不是高丽当成头等大敌的证据。杨广不会的打仗吗?他可是二十岁就平陈的人,称的上是战功赫赫。就算他没有亲自指挥,在军中看了那么长的时间需要懂的也应该全懂了。但是他在第一次征伐高丽的时候指挥的怎么样?完完全全是瞎指挥,一个人做十道题,只有对与错两个答案。在完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至少有一半的几率可以蒙正确,更何况杨广并非不通军事,他纵然不能十题全对,但是也应该不至于十题全错吧。”

    “但是看看杨广在第一次征伐高丽时候的指挥情况,他几乎从战争的一开始就在不停的犯错,整个第一次征伐高丽的时候就没有对过一次。”

    “一个人连续做十道非此即彼的题,却全部做错。他不知道答案这个可能性根本就不成立。巧合太多就根本不是巧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明明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的,但是偏偏不那么做!那么问题来了,这所有的选择,杨广为什么要全部做错?”

    “因为他心目之中的敌人根本就不是高丽,而是军队之中的世家门阀势力,是那些从世家门阀之中出来的将领。杨广第一次亲征高丽的真实目的,就是用高丽这把快刀把军中的门阀全部铲除掉。”

    “原来如此!”宋师道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想不到杨广的心思竟然如此深深。”

    以前的他从未曾想过这么多,只觉得杨广三征高丽却一无所获,在战场之上胡乱指挥导致诸多隋人丧命,是实实在在的劳民伤财的昏君之举。却没有想到这样的昏君之举之中。竟然隐藏着这样深沉的目的。

    “能够坐上皇位的,有哪一个是傻瓜?纵然原本是个傻瓜,在那样的位置上熏陶个几年,也必然变的精明了起来。”刘健摇了摇头道:“更何况杨广是弑父杀兄才夺得皇位。这样的人可能暴虐可能残酷,但是绝对不会昏庸。因为他如果昏庸,根本就不可能坐到那个位置上。”

    “但是杨广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高估了门阀势力的下限。”顿了顿,刘健环视一眼继续说道:“他以为自己足够的强。可以完全应付同时针对高丽和门阀的两面开战。但是实际情况是,他远远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强大。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杨广的目的,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随着杨广一次次别有用心的错误指挥,把一个个跟宇文阀和李阀有关的将领送入死地。李阀和宇文阀又不是白痴,肯定能猜得出来杨广真正的目的所在。门阀也不是待宰羔羊,杨广要将他们全部烹了吃一碗羊肉汤,两大门阀如何肯乖乖受死,定然要全力反扑的,至于反扑的方式嘛……呵呵。”

    刘健笑了笑,又对着因刘健的话儿陷入深思之中的傅君婥道:“傅君婥姑娘。如果我猜的不错,你师承的是高丽弈剑大师傅采林门下吧。”

    傅君婥闻言一震,看到宋鲁、柳菁并宋师道的眼中都露出惊讶的神色,终究还是点了点头道:“不错,傅采林正是家师。”

    宋鲁闻言连忙站了起来连声道:“原来是弈剑大师高足当面,失敬失敬。”

    柳菁更是一脸惊讶惊叹的道:“原来妹妹竟然是大宗师傅采林之徒。想来也是,只有傅采林这等神仙一般的人物,才能调教出妹妹这般仙女一样的妙人儿。”

    “我听说傅采林在被高丽之人当成守护神一般崇拜,是因为屡次率领义军抗击杨广大军,甚至多次深入大军之中刺杀隋朝将领。但是……”

    杨广征高丽的第一战。也是傅采林成名之战。傅君婥身为傅采林之徒,对傅采林之尊敬直如神灵一般,平日里也总以此事为傲,听到刘健提起这事。虽然心中不喜刘健,但是脸上也露出些许得色。但是……这个时候刘健的但是来了。

    “你真的相信那些都是傅采林一人所为吗?”

    皱着眉头看着刘健,傅君婥冷冷的道:“你敢侮辱我师尊?”

    “刘兄,此事天下皆知。”宋师道也道:“恐怕做不得假吧。”

    刘健笑呵呵的说出了两个名字。

    这两个名字,无论是宋师道还是傅君婥都是一脸迷惑的样子。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这两个人并非是江湖中人。而是杨广第一次征伐高丽时的隋军将领,这两个人的名字还是刘健从单美仙的口中听到的,当时单美仙将这件事情当成个笑话说给刘健听,大约是要讥讽隋朝将领因为傅采林的刺杀而风声鹤唳,已经到了不辨真伪的地步。

    刘健在听了之后,却想到了很多很多。随后又刻意从单美仙那里问了许多关于三征高丽时期的讯息,从中终于得出了一个有些荒唐但是很有可能是事实真相的答案。

    “这两人都是当时出征高丽的隋朝将领,相传都是死在傅采林的剑下。但是问题是,他们身死之时相差不过两天,但是一个人在东线进攻王险城,另一个人却在隰县押运粮草,两者之间相隔近千里,死亡时间却相差不过两天。”

    刘健的话一出口,宋师道和傅君婥就明白了刘健话中的意思。

    傅采林纵然是天下三大宗师之一,纵然剑术通神,但是问题是傅采林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决然不可能会什么身外化身之术。

    既然傅采林是人而不是神,那么问题来了。

    傅采林是如何能在短短两天之内,从相隔近千里的两个地方分别刺杀两个隋朝将领?

    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可能办到。

    “这或许是巧合?”宋师道想了一下之后如此说道。

    傅君婥皱着眉头不做言语。

    “在第一次征伐高丽的过程之中,像这样的巧合比比皆是。师道兄只要找来第一次出征高丽的战报看一看,就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了。巧合?呵呵……恐怕事实真相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这些人除掉。然后把这件事情安在傅采林的头上而已。”刘健摇了摇头:“宋兄如果能够找到当年三征高丽的战报,不妨拿出来看看。相信你会发现,被傅采林通过刺杀的方式杀掉的隋朝将领和官员大多都是一些寒门出身,被杨广简拔起来的年轻的寒门将领和官员。而出身世族门阀,或者和世族门阀有着紧密联系的官员和将领,却在傅采林的刺杀之下绝大多数都‘幸运’的没有成为傅采林的刺杀目标。”

    “但是纵然如此,杨广三征高丽之后的所作所为又该如何解释呢?”宋师道问道:“杨广三征高丽之后便放纵享乐终日荒淫,这表现……实在是跟刘兄你所说的不符。”

    “因为他败了。觉得没希望了啊。”刘健笑着道:“杨广第一次征伐高丽,和门阀势力拼了个两败俱伤。他虽然剪除了军中的一部分门阀势力,但是他自己所建立的以寒门士族为主力的忠于他的势力也在门阀高手和高丽以傅采林为首的高手联合刺杀之下损伤惨重。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让杨广满意,于是从高丽撤兵之后马上开始准备第二次再征高丽。门阀当时绝对不愿意第二次再征高丽了,因为他们知道高丽那块地方就是杨广给他们精挑细选的墓地,在第二次出征高丽的准备过程之中不但故意拖沓更是处处出错。甚至刻意挑起中原境内叛乱,一切都是为了打消杨广再征高丽的念头。但是杨广是何等样人?他这般的人是当真的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流泪。纵然门阀势力在出征之前给他找了无数的麻烦,但是最终,第二次征伐高丽还是成行了。于是门阀不得不釜底抽薪,想办法灭隋了。”

    “灭隋?”宋师道心头一震问道:“刘兄说的是,杨玄感造反?”

    “不错。”刘健点头道:“杨玄感乃司徒杨素之子,楚国公位至上柱国。看看追随杨玄感反叛的人都是些谁呢?蒲山郡公李宽之子李密、户部尚书李子雄、大将军之子解律光……如果不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杨玄感如何敢反,如何能反?可惜的是,李密为杨玄感出上中下三策,上策虽险,但是一旦成功灭国近在眼前。中策虽差了一些,但是也能割据一方。而杨玄感独独选了下下策。猛攻东都洛阳。东都洛阳千年古都,如何是能迅速攻破的?结果杨玄感在洛阳城下硬生生的拖到了杨广大军回返……”

    摇了摇头,刘健似乎在为杨玄感可惜,随即又继续说道:“不过。杨玄感虽然失败了。但是挑动他谋反的门阀却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借由杨玄感的谋反大大的削弱了杨广自身的力量,两次征伐高丽无功而返更是让杨广的威信一落千丈。最后第三次征伐高丽,不过是杨广的垂死挣扎罢了。我听说三征高丽之后回到江都,杨广曾经有一日照着铜镜,摸着自己的脖颈对萧皇后说‘大好头颅。谁当斫之。’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他能说出这种话,就证明他已经放弃了希望。他已经对这个天下,对未来完全不抱期望了,现在的他不过是等死而已。如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最后的放纵罢了。”

    现如今大隋的天下,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已然是日薄西山。杨广若真如刘健所说一般心思深沉,看出这隋朝天下江河日下,绝望之下纵情声色也是可能呢。

    “哈哈,这话题扯远了。”沉思了一阵之后,银须宋鲁哈哈大笑一声道:“我等在这里讨论如今天下,怎的反而讨论起杨广那……垂死之人如何失了天下了。”

    宋鲁提到杨广时本要顺口说出昏君二字,但是想到刘健方才对于杨广三征高丽的剖析,这昏君二字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的。

    宋鲁兴致勃勃的向刘健问道:“刘小兄弟真知灼见,真真是天降奇才远胜我等凡人。不知道在小兄弟看来,如今这天下哪一方最有可能得天下?”

    问出这句话。却是宋鲁对于刘健起了极大的兴趣。原本只是想要招揽交好以为武功不俗的江湖侠少,但是现如今看来,这刘健不但武功不俗,见识更是超凡。若是能将他招揽到宋阀之中。将来天下纷争……

    不管怎么说,宋鲁都是宋阀的一员。他考虑问题天然就站在了宋阀的立场上。值此大争之世,宋阀身为四大门阀之一,也有争霸天下的本钱,自然希望在这天下大乱之中能有一番作为。最好最好……莫过于取而代之。

    昔者汉高祖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见到秦始皇出游时那盛大的车队,发出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叹。项羽见到秦始皇的车队也曾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陈胜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刺激了一代又一代的野心家为了那个最高的位置不顾一切的发起争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