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逐利-《重生之大涅磐》


    第(1/3)页

    阳光在每天清晨再度冒出东方地平线过后,城市上空密布波纹状瓦片状薄如蝉翼的云层镀了一层淡淡的金边,像是海滩的细沙在天上糊了一层。

    这种薄而透光的高积云往往预示了晴天的征兆,又是一个大晴天,六零二寝室的人醒过来之后,几乎都能看到搬了椅子在阳台上斜坐着,手上往往抱着本金融书籍钩钩画画的苏灿。

    清晨的阳光是灵动的,苏灿身边往往白絮飞舞,颗粒分明。他拿起桌子边牛奶喝一口的时候鼻息还往往搅动一簇尘埃。

    这幅场面让肖旭都自叹不如,他知道自己以六百六十五的分数进入南大,啃读过的书是导致自己戴上八百度镜片的直接原因,也是他的外号被称之为书呆子的原因,但他这个人读书的程度,甚至还不如苏灿,因为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往往都看得到苏灿抱着书晨读。

    问他什么时候起的床,苏灿总是在六点左右,这让六零二寝室很难设想苏灿怎么会就连在每个周末都可以有这么规律的作息时间?而不去贪一些小睡。

    苏灿往往一笑带过,在大学里总归是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较为颓废的形式他在前世大学就已经度过了,现在的时光,每一段对他来说都很悠闲,但是也异常宝贵,他不想浪费。

    接到林光栋要来上海的电话,苏灿有些欣慰,杂志的样刊终于出炉了。

    行这边的合作洽谈也差不多了,各路渠道的铺开也很顺风顺水,在这个年份,果然是想要做什么,遇到的阻力都不会太高。接下来就等着这份杂志的行效果。虽说正值市场培育期的杂志前几期的销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实力,但在强手很多的江浙市场,迅确立市场地位作为应对之后的强大竞争是很为必要的。

    一般来说国内的杂志内部分为编辑部,广告部和行部,行部苏灿是兼并了上海一官二代肖兆旭的杂志社而来,肖兆旭的杂志社虽说运营不善倒闭,找了个苏灿的靠山,但是行部倒是合并到了林光栋的杂志社之中,有这一条打通京津门户的通道,倒还比较好用。

    编辑部林光栋请了一个在业界很有名的人物叫陈凯瑞。

    陈凯瑞不是就叫陈凯瑞,他的英文名就叫凯瑞,业界习惯了都叫他陈凯瑞,陈凯瑞坐镇主编的位置,又对外招了一些业界的人才。对杂志社从波罗传媒过来的员工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菠萝传媒的员工也进行了调整,老员工做校园杂志的李锦一些人进入杂志社也在严格的培训期之中,学习各种经验知识。

    第一期杂志就在这一群经验和激情冲劲并存的编辑部运作下出炉,同时财务部门江茗这边有给苏灿这个“投资人”出台了一份风险分析。

    往往在计划书里面,很多杂志是不会对自己的投资人进行风险分析的,或者只会是单纯的提及“你投入多少个万,若干年后盈利多少钱”,否则太过于骇人的风险分析书,会把投资人给吓退。

    既然苏灿这个投资人是“自己人”,那么很明显,江茗的部门还是挺符合实际的做了一份风险报告,财务计划,因为苏灿所旗下的每一个产业,他的要求都是要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机制,要严格的控制各种费用计入的企业成本。

    之前苏灿在做这些企业的时候,单纯认为只是投了钱就算了事了,然而当蜀山文具要用钱铺市的时候,才现捉襟见肘,不得不把很多资金走转抽调出来,用在蜀山文具的铺市计划上面。

    苏灿前世也就是一个失败者,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能够在这里面捞到商机,但并不代表着就能管理有术,所以他选择了南大的管理学专业,一边走一边学习,现在已经表现出了进步。

    汲取了蜀山文具铺市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过后,又看到美国的脸谱网扎克给自己寄来的一些风险评估,苏灿开始要求无论是敦煌集团,还是蜀山文具,亦或者菠萝传媒,都要给自己一份企业成本计划报表。严格的安排什么是该花的钱,什么是不该花的钱。

    同时也让苏灿体现出了在这些产业里面的存在感,他也是要慢慢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时候了,产业展壮大是一个趋势,伴随着这样的趋势,各种中高层内部的矛盾和变数也会越来越大越来,人事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苏灿要树立自己这个天使投资人大老板的形象,自然要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让每一个企业拿出详细的报表,然后通过自己的批阅,这对企业的中高层来说,至少树立了,“噢,还有一个大老板高高在上”的印象,不至于把自己给淡忘了,也同样不会损害到王玥,林光栋,以及赵明农这些人的席职业经理人在公司的控制影响力,同样也一举两得的巩固了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林光栋的奥迪车从蓉沪高路下来的时候,又是另一番景象,高路上千篇一律的荒坡,草地,民房,小镇,和如今面前现代化龙盘虎踞的城市霸气相比,对比一下子就很明显了。

    他还是在五年前来的上海,那个时候他不过是一个重点中学的普通教师,也是旅游组团过来的,那次团费就相当于他半年的存款,蓉城是内6城市的明星,但上海又是全国城市的明星,林光栋那个时候的眼光,看到的不过是蓉城和上海的差距,也对上海这座城市带着陌生感,只能感觉到一种冷漠的气息。

    而现在,林光栋觉得自己今趟,是来征服这座城市的,这里不过是他《时尚.文化》杂志的一个登6点,要从上海,北上辐射京津,南下覆盖江浙。

    苏灿说一个杂志就是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那么林光栋觉得自己这就是带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将林光栋这个名字,映入这个圈子的印象之中。

    在西部媒体会上的那些轻视的神情,自己总归要让他们刮目相看,很快不少人都会知道,林光栋是谁,这个在媒体界,在财富圈强势崛起铁拳般的新秀又是何人物。

    林光栋在南京东路定了个连锁酒店,又给苏灿打了个电话,“我到了,你看什么时候有空,我过来吧,就在你们学校,你也别跑出来了。”

    挂了电话林光栋又觉得有些幽默,要是有人知道他的最大老板上家竟然是一个南大的学生,估摸着脸上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不过林光栋的接触中,很多事情也是见怪不怪了,就像是一些家族企业老总的儿女,在大学就开始为家族企业出来物色人力,拉拢资源的不在少数,在蓉城的西部媒体会上面,林光栋就曾遇到过,对方是上海财大研一的学生,亦是现场很多人暗地里议论不简单的女人。不算太美丽,但可餐秀色却让现场不少人“动心”。

    而对方给出的名片已经是一家媒体公司的总经理,这家媒体公司刚成立不久,是其家父出资打造的平台,要把自己挖过去主持,年薪开到二十万,招揽自己的过程中,言语间不乏挑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