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陛下提供的册子里,他知道土豆,番薯等物,都有退化的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沈溍看来,亩产千斤是件大好事,但是除此之前,他看到的是,这等番薯,土豆生长的地方。 这里可不是什么良田,而是一片荒山,开垦稻田都不能。 这些作物的种植条件,简直是太过于宽松了,而且四周人迹罕至,说明根本不需要经常照看。 稻田那就完全不一样。 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单几句,说明古代农民的种田,根本不是后世的人可以想象的。 没有后世的除草剂,化肥,机械耕种。 大明的农民,只能全手动的精耕细作。松土,除草,浇水等等,一系列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重复如此。 能够亩产三百斤,那叫良田,下等田不过二百斤左右,而且这只是原粮,手动加工成大米后,更少。 并且,这还是南方,水利丰富发达。 北方就更惨了,没有精耕细作的条件,大部分亩产百斤,加工后的食粮,可能就七八十斤的样子。 这还是风调雨顺,才能有这般富足的日子,交了税收,能吃个饱饭。 随便遇到什么灾荒,比如蝗灾,旱涝等,基本上日子就没法过了。 只能成为难民,四处乞讨,饿殍遍地。 沈溍算是耕读传家,对于农事极为了解,自然明白甘薯,土豆,玉米最大的用处在哪里。 不是它的亩产有多高,而是在于种植。 只需要挖个坑,把粮种埋下去,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照料,就能自己生长。 在不影响稻田的情况下,哪怕亩产跟水稻一般,亩产两三百斤,那又如何,至少,大部分的百姓,不至于饿死了。 荒地的利用,才是这些作物最大的优势。 很多农民活不下去的原因,便是在于没有自己的良田。目前来说,基本上有几亩良田,勤奋努力些,小日子都能过得下去的。 且每年或许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哪怕遇上灾荒年,也能过活。 可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继承。 大明土地进行过二次分配大部分地区都还可以。 只是如今也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了, 比如明初,一户人家是被分了几亩地,但古代鼓励人口生育,基本上每年都在造娃。 随着子孙越来越多,这几亩地就不够了。 由于受限于工具,良田还真就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人后代的不少子孙,便从出生开始,注定没有土地耕种。 现在的大明,这等人口危机,已经逐渐开始上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