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六 吏和官-《玄德》
第(3/3)页
正如刘备设立律法学府,对二十万郡国兵的素质进行考核、培养,进行一个基本上的把控,因为他知道郡国兵的存在对于地方治理至关重要,而现在,吏员的存在和素质对于地方治理同样重要。
所以,刘备才会要求吏部对各地吏员的选拔和考核进行充分的把控,先不要去管官员,官员可以交给更高层来把控,每一个官员的任命其实都可以通过皇帝这边来把控一下,但是吏员的数量就太多了。
用考试进行一轮筛选和任命,虽然无法过滤人渣,但是可以过滤掉能力不足的学渣,避免地方治理出现技术上的问题,别搞得到时候地方全是技术调整、全面崩溃,那就好玩了。
至于人渣问题,自有法律可以作为应对手段。
一场考试,可以为国家治理解决一半的问题,功莫大焉。
在刘备的规则之中,吏部的内部考的内容和太学、学府里教授的差不多,除了少数理论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实操性质的。
因为选拔的主要是吏员,都是些办事岗位,所以对实操的要求比较大,且因为大部分的岗位需求在地方,在集体农庄和县府,一般来说对农业方面的知识需求量会格外的大,要求也会很高。
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包括水文环境,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习性等等,都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
当然了,针对这方面的工作,也有对税务吏员的要求,这一波吏部考试,也有着对税务官员的大量需求。
因为度田法令成功推动之后所带来的全新局面和新税法的颁布,目前来看,朝廷需要相当多的税吏来贯彻执行新税法的要求。
因为不想扩招人员招的太凶,所以刘备提前已经对朝廷中一些不怎么重要的闲散部门发起了重组。
很多没什么事情的闲散部门比如图书管理员之类的职位被刘备大规模裁撤,基本上十个岗位九个都被取消,取消之后空出来的人就被安排到了税务岗位上转职成为税吏。
刘备认为那些闲散部门本来就没什么事情,一杯茶一本书一坐一整天,白拿朝廷的俸禄,还不做什么正儿八经的事情,属实是浪费。
所以在度田令发起之后,刘备让吏部统计了一下朝廷里面的清水部门和清水部门的官吏人数,以及他们负责的事情,认真的考察了一下,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闲散部门里如果有十个人的话,它本身需要做的事情和担负起来的职责,实际上只需要一个人加加班就能完成,剩九个人就相当于是在骗朝廷的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据说某些职位开国之初也是没有的,而是后来为了权责细分逐渐添加进入的,但是加人之后不仅没有提高工作效率,还因为权责细分的不够完善而导致了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问题。
于是官员人数增加了,办事效率却降低了。
闲散部门开始变成懒散部门,越发的臃肿、无用,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往往是官,不是吏,福利待遇普遍更高,属于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这些人刘备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的,所以刘备决定推动他们的转职,顺带着把这些毫无意义官职给取消掉,精简官员岗位,减少朝廷在养官方面的开支,优化投入产出比。
度田法令成功之后,刘备携大胜天下之威对这些闲散部门里的懒散官员发起清算,成功做到了对闲散部门百分之九十的打击,即闲散部门当中官员的百分之九十都被迫转职,只有百分之十能被留下来继续从事原先的工作。
尽管如此,因为人手极大削减,这百分之十剩下来的人也无法继续闲散了,他们必须要过上比较有压力的日子,整个部门的事情压在他们脑袋上,虽然简单,却需要他们加班加点才能完成。
过去的闲散生活一去不复返。
然而他们却不敢有什么意见,他们甚至还要庆幸自己被留了下来,没有转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