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第二场胜利(4K)-《三国:曹贼也太卷了》


    第(2/3)页

    曹信催动坐下乌骓马,带着两百多琅琊骑率先冲出军阵。

    近一千琅琊步兵大喊着跟上来,吴霸的一千八百多军卒紧随其后,曹纯带着五百多轻骑兵在后方迂回压阵。

    急行军不到盏茶时间,人马刚刚出汗,隔着一里地,远远地看到邓济的军队,摆明车马,严阵以待。

    曹信早让人选好了地方,在邓济军左前方一个丘陵上,开始排兵布阵。

    见他准备在丘陵上摆阵,邓济军挥动令旗,轰隆隆~中间两个方阵向左右平移,空出一条长长的通道。

    只见邓先骑着战马,穿着铠甲,领着三千多只穿着内衬的士兵走出军阵,他们手里提着长枪、短刀、棍棒等各种简单混杂的武器。

    这些人正是从向前战场上离开的降兵,一共三千二百人,浩浩荡荡一大片。

    “战士们!”

    邓先挥着大戟喊道,“前方就是曹贼的军阵,大家跟我冲过去,杀光他们,给死去的同袍报仇好不好?”

    “....”

    溃兵们紧闭着嘴巴,应者寥寥。

    邓先脸色略沉,冷哼一声,“战士们,我知道大家心里委屈,觉得被人冤枉,心里不舒服,但我们也要替将军想一想,大家在战场上向曹军投降,又被安然无恙地放回来,你们中间肯定有曹军的探子,将军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是为了大家好。”

    “放屁!”

    人群中有人小声骂道。

    嗤~

    溃兵们忍不住发笑。

    “是谁?!”

    邓先怒视众人,扫视几眼,没看到那个笑出声的人,他冷哼一声,指着前方的曹信军阵,

    “现在大家只需要跟着我冲过去,斩杀一名曹军士兵,就能证明我们的清白,大家跟着我一起冲过去,打败曹军好不好?”

    “....”

    三千多溃兵保持沉默,一方面是邓先的话全是放屁,没一点煽动性,二是曹军太猛了,那些个穿着铠甲的士兵一个个像是野兽,打仗特别猛,身上的铠甲、武器,全都是高级货,而他们没有铠甲,只有简单的武器,跟他们打架,跟送死没什么两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荆州中战鼓被敲响,鼓点越来越急促,按照军规,闻鼓不进者斩。

    “看!邓济要射杀我们。”

    众人回头,只见军阵正前方蹲下两排弓箭手,拉着弓箭瞄准他们。

    “战士们!跟我冲!”

    邓先带着几名骑兵往前冲,魏延等人磨蹭往前走。

    “嘿,那边是南阳的兄弟吗?”

    曹军阵地前,那个拿着大喇叭的牛金又跑了出来,端着大喇叭冲着大家喊道,

    “南阳的兄弟,太守大人放你们回家割麦子,看望妻儿老小,你们怎么还在这里?”

    “不许喊!给我杀了他!”

    邓先挥着大戟往前冲。

    “南阳的兄弟们,你们是被那群荆州人逼着上战场的对吗?将军知道你们的难处,也不怪你们,将军说了,他是南阳太守,南阳人的父母官,他有责任保护大家的安全,你们扔掉手上那些破烂武器,放心过来,将军会保护你们的安全,我们都是南阳人,南阳人不打南阳人。”

    “闭嘴!跟我杀啊!”

    邓先大声怒吼道,但三千二百溃兵士气低沉,无动于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后方的鼓点声更急促了,一下下催促着他们前进。

    啊~啊~

    忽然后方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大家惊恐地转回头,就看到几个士兵身上中箭,倒在地上惨叫抽搐。

    “南阳的兄弟们!”

    魏延举着拳头大声吼道,“看到了吗,我们在前面打仗,姓邓的却把我们当作敌人,叫人在后面放冷箭,这姓邓的想要杀死我们,大家还要给他卖命吗?”

    “魏延叛徒,你给我死来。”

    邓先挥着大戟冲过来,想要斩杀魏延。

    噹噹~

    在魏延身边,一个刀疤脸和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挥动长枪,稳稳接住邓先的大戟,两人与马上的邓先斗了十多个回合。

    在两边打斗的时候,牛金拿着喇叭大喊着‘过来吧,不要害怕’、‘曹太守是南阳人的父母官,太守大人会保护你们’、‘南阳人不打南阳人’。

    魏延也在大声喊叫,“兄弟们,我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力竭投降,根本没有错,错的是邓先,是他无能,冒然出阵,不战而逃,上面却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要我们戴罪立功,他妈的,我们有什么罪?我们没罪!

    那姓邓的不把我们当自己人,不管我们的死活,南阳太守曹大人却给我们一条生路,让我们回家割麦子,回家跟妻儿团聚,大家想不想回家割麦子,想不想见到妻子儿女?”

    众人抬起头,沮丧的脸上闪过一丝希冀和怀念,在战场上,在生死关头,没有人不想父母妻儿,不想家里那片金黄色的麦田,以及麦田里嬉闹着逝去的童年。

    啊~

    旁边两位汉子与邓先的打斗分出胜负,两人联手将邓先刺于马下。

    “南阳人造反了!”

    “他们杀了邓将军!”

    荆州兵大喊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