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 宣室问对(二)-《汉大也》


    第(1/3)页

    却不成想,哪怕他道歉了杨玉也未放过他。

    杨玉突然发难:“敢问陛下,诸侯王为何欲起兵反叛?天下因何不安?”

    殿中所有人一愣,问对问对,有问才有对,一般是上位者问,下位者对。正常情况应该是景帝问“敢问先生,可有法止诸侯反叛,平息天下不安。”没想到杨玉不按常理出牌,反客为主,反问起了皇帝。

    晁错眉头皱成了疙瘩,但不知杨玉用意,只能暂时压制。郎中令周仁沉默垂首,忠实的充当起了背景板。

    刘启环顾一周,讷讷无言以对。这个问题再清楚不过了,以为对方明知故问,是在指责他,只能再次认错道:“皆朕之错也。”

    杨玉二问:“敢问陛下,如今局面与孝文皇帝即位时如何?”

    刘启思考片刻,老实回答道:“不若孝文皇帝其时凶险也。”

    杨玉三问:“那么再次敢问陛下,孝文皇帝时是如何做的?”

    刘启一时难以回答。

    好在杨玉没有一定要他回答,他替对方说道:“高后八年七月,后崩。九月,诸吕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文帝。”

    杨玉先开了个头,然后面色突然凝重了起来,沉声道:

    “面对帝位从天而降,彼时文帝谨慎至何种程度呢?

    一,先问左右,与群臣共议之,郎中令张武,中尉宋昌各有进言,文帝然宋昌言,然疑心未去。

    二,报太后与计之,仍犹豫未定。

    三,卜之,得兆大吉,仍未全信。

    四,遣太后弟薄昭往长安见绛侯周勃,得薄昭还报曰:‘信矣,无可疑者。’文帝乃稍安其意,但仍存戒备之心。

    五,命中尉宋昌为参乘,同车而行,郎中令张武等六人乘坐官府驿车,一起随行至长安,可谓举代国大臣重将,倾巢而出。

    六,行至高陵县,暂停休整,命宋昌先驰入长安以察动静。昌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曰可,先帝乃复驰至渭桥。

    七,群臣拜谒称臣,文帝不敢失仪,下车回拜。此为持身端正,不授人以丝毫口舌。

    八,太尉周勃近前曰:‘原请间,与王私言。’宋昌回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以示王者无私。

    此亦为不露纰漏,不留人口舌也。

    九,太尉周勃乃跪献天子玺符。文帝不受皇帝玺符,辞谢曰:‘至代国官邸再议此事。’
    第(1/3)页